小时候,不懂法是什么,却对电视里身着法袍坐在审判席上评判是非、主持正义的法官无比崇敬;高考后,我迈入大学校园,进入法律系,开始学习法律,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的梦想悄悄萌芽;大学期间,几次实习,我都毫不犹豫地选择法院,只为感受法官们的工作日常,提前熟悉法院工作的每个环节;2013年,大学毕业,参加公务员考试,顺利进入基层法院,开始从一名书记员做起,一步步向着我的法官梦迈去。
实现梦想的道路上,有无数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:被誉为“折翼天使”的法官妈妈——少年审判工作者詹红荔;被当事人评价“辩法析理,胜败皆服”的好法官宋鱼水;被誉为党群关系“连心桥”的陈燕萍;被群众称作“开封郭青天”的“背篼法官”郭兴利等等。
在这些榜样之中,有这样一位学者型人物:他是当事人心目中公正为民的好法官;他是同事眼里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好干部;他是学生口中学识渊博耐心指导的好导师;他是父母的好儿子、妻子的好丈夫、儿子的好父亲。他身为法官,却能认识到律师与法官尽管职责分工不同,但双方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,化解社会矛盾、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,因而有必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良性互动关系,于是他亲自起草并主导推出了《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》,赢得了全上海律师界的敬佩和感动;他工作方法多,善于改进工作机制,在旁听了大量的接待后他发现,很多当事人来到法院得不到妥善的接待,于是情绪激动的事件不断发生,最后矛盾加剧,与法院形成了对抗,于是他推出了《群众接待场景65例》,让每个法官检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,也让法官们在接待群众时,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;他总结二十余年的审判实践经验,创作并出版了《要件审判九步法》,一经发表,即在实务界产生重大影响,获得“中国软科学奖”,被誉为法庭上的“独孤九剑”。他叫邹碧华,2014年12月10日,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,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
我与邹碧华先生相差二十五岁,先生活着时相隔数百公里,未能有机会接触先生,能将我与先生联系在一起的,是我们都作为法律共同体的一员。当先生奔波于司法一线时,我还在象牙塔里学习“法制”与“法治”的区别;当先生忙碌于司法改革时,我才刚刚开始接触法律实务。而今,只能从新闻报道了解先生的生平,却感动至深。先生曾说:“人的一生,都有一个需要坚守的价值。理想的完满人格,应当是破除自我,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中,融入到祖国的法治中。无我,党的事业不朽,如是我心。”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,并先后在这所国内顶尖学府获得法学硕士、博士学位。本科毕业后,先生进入上海高院工作直至去世,在这26年里,从担任书记员一步一步直到担任高院副院长,可以说,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法治事业。为了践行自己的法制信仰,先生从微小事做起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叫《知行合一》,他在里面是这样写的:“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,我必须对党的事业负责,党把管理一个法院的任务交给我,我就不再只是我自己了。我的角色要求我必须把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。只有实实在在把这种使命感融入自己的内心,才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。因此,在这种状态下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也不会屈服,无论处于何种逆境我也不会退缩。”
法安天下,德润人心。我想,这就是碧华先生的一生。
从书记员到审判员,从审判员到庭长,再到院长,先生一直秉持着“司法为民”的理念,谨遵着母亲“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”的告诫,并以行动和激情带动同事做好司法一线工作,通过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换位思考来化解矛盾,让人民群众不仅从案例上意识到法律的权威,更能从法官处感受到人文情怀。
法律是冰冷无情的,但却因先生的努力散发出光和热,闪耀出温暖。先生在担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期间,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,挂牌成立了全市首家“诉调对接中心”;设立便民电话,方便群众诉讼。作为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,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,先生深知法律是公平公正的,尤其是弱者的合法权益更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,这样才能用法的精神更好的服务百姓。
赵越胜在《燃灯者》里缅怀恩师时说:“《马太福音》中说,‘人点灯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灯台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’。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。他照亮了一家人,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,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,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”。碧华先生就是司法界的“燃灯者”,他曾说“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”,他也终究累倒在毕生追求法治的道路上,但先生照亮了司法一线的法官,照亮了为法治事业奋斗的法律共同体,也必将照亮辛劳于野的大众。
“一人逝去而众人哀,不唯哀斯人之早逝,亦哀法治之多艰”,但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先生的离世能预见是中国司法改革和法治事业的重大损失。但在这司法改革的历史机遇期,先生用其生前事迹与死后英名照亮我国通往法治之路,鼓舞我辈持之以恒为我国法治事业奋斗,坚定我辈实现中国法治梦的信念,为中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法制保障。
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。
愿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